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從庫斯克戰役看領袖學 - 劉細良



中美貿易戰又可能再升級,據報美方正準備新一批徵稅清單,貿易戰開始以來,一直都向着出人意表的方向發展,起初不少人以為大家只是擺擺姿勢,不會真打,到第一批懲罰性關稅名單出台,大家又以為雙方很快談判。

在貿易戰正酣之際,大家認為中共會向國際擺出友善姿態,拉攏歐洲國家。殊不知一切出乎意料,三個大陸刁民在瑞典「碰瓷」行為,竟押上整個國家形象,引發外交風波。不旋踵又到香港以FCC縱容陳浩天發表港獨言論為由,驅逐英國《金融時報》駐港記者馬凱,引起英國及歐盟批評,中共在貿易戰中繼續勇於亮劍,四方樹敵八面威風,這種外交策略,不知是甚麼天才想出來的。

軍事史趣味
歷史上不少重大事件的發生及結果,都是出人意表,充滿偶然。我一直喜歡閱讀戰爭歷史,自小迷上日本田宮模型,愛製作戰地場景,也由模型說明書,日本小林源文的戰爭漫畫,到開始涉獵二戰歷史。軍事模型迷都會選上德軍裝甲部隊,不論虎型豹型坦克,還是黨衛隊骷髏師的迷彩軍服、帽上的徽章,都有迷人魅力。縱橫戰場敵人聞風喪膽的黨衛隊裝甲部隊,雖然在希特拉1943年發動「衛城」作戰計劃中,表現勇武,但德國卻在庫斯克戰役上徹底失敗,成為整個二戰歷史進程的轉捩點。

今天介紹一本剛出版的二戰軍事史佳作《Citadel:The Battle of Kursk》中譯本《庫斯克》,作者是軍事史專家Robin Cross。戰史有不同的面向及書寫策略,最基本是雙方軍事部署、戰略執行及實際表現,找出勝負關鍵所在。第二種方式是從下而上,由戰場上軍人的角度來看,表現戰爭的荒謬及殘酷。戰史還有第三種寫法,是寫宏觀的決策環境,刻劃決策者所面對的選擇,及每一個正確、錯誤選擇背後的原因。《庫斯克》一書所以值得推薦,是因為它有齊上述三元素,從宏觀到微觀,沒有遺漏。

二戰最大會戰
庫斯克戰役被後世稱為「二戰最大的會戰」,不管在規模和殘酷的程度上都達到了空前地步。希特拉的裝甲部隊最後被擊敗,蘇軍奪下戰場上的主動權,庫斯克會戰之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希特拉在庫斯克的戰敗與史達林的勝利,這一進一退的變化,最終對二戰及戰後的世界格局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希特拉及史達林,都是現代史上「魔頭級數」的獨裁者,兩人同時面對着庫斯克「衛城」作戰的戰略難題,為何在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們的判斷有如此大的差異?Robin Cross就是要硏究兩人不同的指揮方式,分析他們在指揮觀念上的差異,對戰爭結果產生影響。猶如硏究英超領隊高路普及摩連奴兩人管理風格上的差別,如何影響利物浦及曼聯一上一落。

兩人的獨裁及殘酷手段,令他們惺惺相惜,互相欣賞,但希特拉和史達林始終是兩個人,性格及面對現實內部環境有別,於是發展出符合其性格的指揮模式:「希特拉和將領間陷入經常性的緊張關係,史達林卻能善用從戰爭中嶄露頭角的軍事人才,但不影響自己對軍權的控制。希特拉是半吊子和空想家的致命組合,在每場作戰上都要強加自己的看法;史達林則傾向於聽取與事件最相關者的報告,然後再考量作決定。」這是作者從這場戰役的觀察,領導的分別也決定了勝負。

自德軍兵敗史達林格勒後,希特拉已變得疑神疑鬼,自我孤立,失眠心煩。他不斷干涉將領的專業判斷,反之在緊要關頭需要當機立斷時,他卻左思右想拖延又拖延,聽不進任何將領關於轉換防守的戰略建議,多次錯失時機。更嚴重是他無法對局勢作確實的掌握與判斷,隨着蘇聯戰事拖延,德軍實力已不再,但他竟然傾其所有,動用大規模的戰力圍攻庫斯克。

歷史不斷重複,更換的只是舞台上的演員。

撰文:劉細良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1019/20524978
+++++++++++++++++++++++++++++++++++++++++++++++++++++++++++++++++
本野有性趣
Good0Bad0
2018/10/19, 12:29:04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