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排隊經濟學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031/20535005

排隊經濟學(利世民) - 利世民




在社交媒體上見到朋友分享排隊黨攻陷停車場的新聞;新聞報道也開宗明義說明「運輸署轄下停車場月租普遍比市價低」。

沒有懸念吧?其實政府營運的停車場租金偏低也不是甚麼新聞,不過真正的問題是為何政府管轄的停車場不按市場租金水平開價?運輸署回應傳媒查詢時表示,會視乎情況考慮以公開抽籤取代先到先得的方式。

官僚的思維,公平的定義就是先到先得;若然先到先得的方式失控,就改以碰運氣的抽籤模式。似曾相識吧?無錯,政府分配予公眾的各種資源,由車位到學位到資助房屋,基本上都是循同一套思維邏輯運作。

官僚有錯嗎?「假如用價高者得的方式分配,豈不是只有負擔得起的人才可以享有這些資源?」從官僚的立場,賺錢不是首要考慮,甚至乎根本不應考慮。

至於資源分配是否有效,對官僚來講,只要最終將資源都分配出去,就等於資源被充份使用,就是有效。

換句話說,官僚的確是一視同仁,每個人對這些資源的使用價值都是均等的,要是供不應求,那是資源不足,而非分配機制的問題。

說到這裏,恐怕不少人會聯想到甚麼「市場至上」的主張。不,我還未觸及到這一點的討論。公道一點說,排隊黨也不是香港獨有,也不一定是官僚操作下才有的現象。

市場學上也有種概念叫「饑餓行銷」,也會在限時限刻人為地營造供不應求的場景。但理性地計算,若然可以用「價格歧視」來「賺到盡」,商家會盡量避免損人而不利己地浪費消費者的時間在排隊上。當然,要是排隊和搶購能夠構成宣傳促銷作用則另外別論。



官僚形式的平等

排隊黨攻陷演講會演唱會和停車場,其實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問題反而是現象背後所反映的勞動市場扭曲。就算只念過中學程度的經濟學也知道,排隊黨出賣的是時間。

換句話說,做排隊黨賺取收入的人,絕大多數都是「時間代價」較低的一群。外國甚至有人見到這個商機,透過手機程式預約兼職排隊員;從某個角度看,香港算是落後了。

用時間換取收入,也不算甚麼傷天害理的勾當,畢竟我們不少白領中產,其實每日都在出賣自己的時間。但從產業角度思考,代人排隊是甚為低增值的經濟活動,所以「排隊員」捱更抵夜換取的收入,最多也只是每小時幾十元的報酬,略優於最低工資。

排隊現象,應該不是政府為了製造就業機會吧?可是現象卻反映了官僚形式上的平等主義,背後卻有另一層的「不方便真相」。

官僚一廂情願追求先到先得又或者抽籤等形式上的公平,但實際上總會出現某種效率更低的市場運作將資源再分配;最終浪費生產力,令供求雙方甚至整理社會都成為輸家。

所以,官僚與其自欺欺人地用各種方法去「優化程序」,倒不如審視問題的根本:「除了沒有排他性的公共財(Public Goods),政府究竟是否適合充當供應和分配資源的角色?」

利世民



上一則
上一則
回歸前得,為何回歸後唔得? (李柱銘)

下一則
下一則
堆填區獨白:衰退重臨怎麼辦? (楊懷康)
Good0Bad0
2018/10/31, 1:44:40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