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
入麻省理工不如自殺 - 馮睎乾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olumnist/馮睎乾/daily/article/20190601/20692457
入麻省理工不如自殺 - 馮睎乾
年輕的蓋爾曼(互聯網)
昨日悼念博學多才的蓋爾曼,文中提到維騰(Edward Witten),兩人都是天才物理學家,對語言學興趣甚濃,也同是猶太人。有讀者於是問我對猶太學霸的看法。這題目太大,牽涉整個民族的文化歷史,非方寸專欄所能涵蓋,但我也不妨談談蓋爾曼的童年,讓讀者窺豹一斑。
二十世紀初,蓋爾曼的父親大學還未畢業,就從奧地利移民美國,在費城的孤兒院工作。那裏的孤兒教他英語和棒球,儘管他當時已是成年人,但文法和發音都掌握得無懈可擊。蓋爾曼幽默地說,唯一顯示他爸爸並非土生土長美國人的線索,就是他的英語完美無瑕。
不久,蓋爾曼爸爸轉行,當上二十年代紐約「蕭叔叔」,開了一所語言學校,教導新移民說正宗美式英語。生意本來蒸蒸日上,但也許是蓋爾曼腳頭差,一出生就股市崩盤,經濟蕭條,美國又立法限制新移民數量,令學校生意一落千丈,倒閉收場。父親只好轉行做銀行職員,靠微薄的薪水牽蘿補屋,勉強撐起一家四口。
從香港家長的角度看,蓋爾曼肯定稱不上贏在起跑線。他的啟蒙老師,是比他年長九歲的哥哥阿Ben。蓋爾曼三歲時,哥哥教他閱讀,教材是餅乾罐上的文字。兩兄弟最愛在布朗克斯動物園一帶浪蕩,那兒可以觀鳥、學習動物分類,並蒐集各種昆蟲。蓋爾曼每天跟哥哥討論物種間的關連和演化,這習慣也令他愛上了考古和語言。
兩人想了解各國文字的關係,於是自己看書,研究起拉丁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文法,試圖找出現代語言的詞根。蓋爾曼發現英文的salt,對應拉丁文的sal和古希臘文的hals,而英文的six,則對應拉丁文sex和古希臘文hex,英文、拉丁文開首的s,在古希臘語都變成一個以h代表的粗氣音。語言間這種隱密的千絲萬縷,令蓋爾曼十分着迷。
除了逛動物園,蓋爾曼兄弟也參觀博物館,看歷史書、小說和詩。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就刺激起小蓋爾曼思考人類未來。不用花一分一毫,他們已樂在其中,獲得豐富的知識。
蓋爾曼讀高中時,最討厭物理。老師只要求他死記硬背,灌輸一大堆關於力、聲、光、熱、電、磁的資料,卻不解釋這些東西間有什麼關係。然而蓋爾曼最感興趣的,永遠是事物間的關係。蓋爾曼的父親,日間是營營役役的銀行職員,但每天一回家就關上房門,花數小時研究數學、物理和天文,可惜總讀不通。爸爸似乎想兒子代他圓夢,力勸蓋爾曼報讀大學物理,並保證比中學物理有趣得多。蓋爾曼內心盤算,反正上了大學可以轉系,現在就hea一下老爹吧。幸好大學物理的確截然不同,他很快發現宇宙基礎原理,原來跟大自然物種同樣美麗,就一直讀下去了。
蓋爾曼雖然聰明絕頂,但也有失意時。他十八歲在耶魯物理本科畢業後,考研究生並不順利:耶魯、哈佛和普林斯頓都落空了,最後只有麻省理工取錄。蓋爾曼晚年回憶,他那時嫌棄MIT不是長春藤,還覺得它有點骯髒,認真考慮過自殺。計算一番後,他得出以下結論:「我可以先入麻省理工,然後自殺,但我不能反過來,先自殺再入麻省理工。這兩個算子不可交換(The two operators didn't commute)。」因此,他決定入了麻省理工再算。
小時逛動物園,跟蓋爾曼成為大物理學家,有關係嗎?思考物種演化,探索共同祖先,跟他日後追尋萬物的基本粒子,其實一脈相承。由於家境清貧,小蓋爾曼不論學習和消遣,只能就地取材,以免費為大前提,看似吃虧。但我們今天回頭一看,才發現以自然為師,與天地為友,也許就是最上乘的教育。「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是真的。
馮睎乾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上一則
上一則
所用的非所愛 (蔣芸)
下一則
下一則
非常時期非常法律 (高慧然)
入麻省理工不如自殺 - 馮睎乾
年輕的蓋爾曼(互聯網)
昨日悼念博學多才的蓋爾曼,文中提到維騰(Edward Witten),兩人都是天才物理學家,對語言學興趣甚濃,也同是猶太人。有讀者於是問我對猶太學霸的看法。這題目太大,牽涉整個民族的文化歷史,非方寸專欄所能涵蓋,但我也不妨談談蓋爾曼的童年,讓讀者窺豹一斑。
二十世紀初,蓋爾曼的父親大學還未畢業,就從奧地利移民美國,在費城的孤兒院工作。那裏的孤兒教他英語和棒球,儘管他當時已是成年人,但文法和發音都掌握得無懈可擊。蓋爾曼幽默地說,唯一顯示他爸爸並非土生土長美國人的線索,就是他的英語完美無瑕。
不久,蓋爾曼爸爸轉行,當上二十年代紐約「蕭叔叔」,開了一所語言學校,教導新移民說正宗美式英語。生意本來蒸蒸日上,但也許是蓋爾曼腳頭差,一出生就股市崩盤,經濟蕭條,美國又立法限制新移民數量,令學校生意一落千丈,倒閉收場。父親只好轉行做銀行職員,靠微薄的薪水牽蘿補屋,勉強撐起一家四口。
從香港家長的角度看,蓋爾曼肯定稱不上贏在起跑線。他的啟蒙老師,是比他年長九歲的哥哥阿Ben。蓋爾曼三歲時,哥哥教他閱讀,教材是餅乾罐上的文字。兩兄弟最愛在布朗克斯動物園一帶浪蕩,那兒可以觀鳥、學習動物分類,並蒐集各種昆蟲。蓋爾曼每天跟哥哥討論物種間的關連和演化,這習慣也令他愛上了考古和語言。
兩人想了解各國文字的關係,於是自己看書,研究起拉丁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文法,試圖找出現代語言的詞根。蓋爾曼發現英文的salt,對應拉丁文的sal和古希臘文的hals,而英文的six,則對應拉丁文sex和古希臘文hex,英文、拉丁文開首的s,在古希臘語都變成一個以h代表的粗氣音。語言間這種隱密的千絲萬縷,令蓋爾曼十分着迷。
除了逛動物園,蓋爾曼兄弟也參觀博物館,看歷史書、小說和詩。威爾斯(H. G. Wells)的科幻小說,就刺激起小蓋爾曼思考人類未來。不用花一分一毫,他們已樂在其中,獲得豐富的知識。
蓋爾曼讀高中時,最討厭物理。老師只要求他死記硬背,灌輸一大堆關於力、聲、光、熱、電、磁的資料,卻不解釋這些東西間有什麼關係。然而蓋爾曼最感興趣的,永遠是事物間的關係。蓋爾曼的父親,日間是營營役役的銀行職員,但每天一回家就關上房門,花數小時研究數學、物理和天文,可惜總讀不通。爸爸似乎想兒子代他圓夢,力勸蓋爾曼報讀大學物理,並保證比中學物理有趣得多。蓋爾曼內心盤算,反正上了大學可以轉系,現在就hea一下老爹吧。幸好大學物理的確截然不同,他很快發現宇宙基礎原理,原來跟大自然物種同樣美麗,就一直讀下去了。
蓋爾曼雖然聰明絕頂,但也有失意時。他十八歲在耶魯物理本科畢業後,考研究生並不順利:耶魯、哈佛和普林斯頓都落空了,最後只有麻省理工取錄。蓋爾曼晚年回憶,他那時嫌棄MIT不是長春藤,還覺得它有點骯髒,認真考慮過自殺。計算一番後,他得出以下結論:「我可以先入麻省理工,然後自殺,但我不能反過來,先自殺再入麻省理工。這兩個算子不可交換(The two operators didn't commute)。」因此,他決定入了麻省理工再算。
小時逛動物園,跟蓋爾曼成為大物理學家,有關係嗎?思考物種演化,探索共同祖先,跟他日後追尋萬物的基本粒子,其實一脈相承。由於家境清貧,小蓋爾曼不論學習和消遣,只能就地取材,以免費為大前提,看似吃虧。但我們今天回頭一看,才發現以自然為師,與天地為友,也許就是最上乘的教育。「在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事」,是真的。
馮睎乾
電郵 [email protected]
上一則
上一則
所用的非所愛 (蔣芸)
下一則
下一則
非常時期非常法律 (高慧然)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