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壹仔不止要娛樂,也不止要看踢爆,而是要有「得益」,得益包括思想上和知識上,我們才不會白活一場,這個【宇宙迷宮】節目,由科普達人李偉才先生,帶大家進入宇宙,了解自己所處的時空。了解宇宙的大,安份自己的小。(編者按)
上集介紹了量子力學之中的「多元宇宙詮釋」,簡單地說就是事物的發展如果有十種可能性,就會產生十個每一種可能性都成為事實的「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今次就介紹科學家在研究宇宙起源時所提出的另一套「多元宇宙」理論。
首先是人擇原理,原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科學家發現宇宙之中一些最基本的常數,例如:萬有引力的強度和電子所帶有的電荷等等。它們的數值對宇宙的現況都是非常關鍵的,簡單來說,只要這些常數的數值比現時所測定的大少許或者小少許,一個具有複雜和穩定結構的宇宙將不可能存在,而好像人類這樣的高等智慧生物亦沒可能出現。
這些常數不多不少地等於這些數值,不是太巧合了嗎?於是有人顛覆性地說,
不是宇宙選擇了人,而是人的存在選擇了宇宙的特性。
而「大爆炸宇宙理論」(Big Bang Theory),亦即所有物質、能量、空間甚至時間,都是在138億年前的一趟大爆炸中誕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些科學家的研究顯示,由於「量子擾動」(quantum fluctuations)的作用,時空的膨脹有可能由一個「母宇宙」(Mother Universe)衍生出眾多獨立的「子宇宙」(Baby Universes)。這些「子宇宙」擁有的常數數值絕大部分都無法產生複雜的結構,但總會有一些,會好像我們身處的宇宙,擁有合適的常數值,能夠產生複雜的結構,甚至演化出懂得問這個問題的人類。
多元宇宙至今只不過是一種科學臆想,而不是嚴謹的科學理論。還有平行宇宙理論上是各自獨立無法互通的,平行宇宙理論上是各自獨立無法互通的,小說和電影描述主人翁可以穿梭於不同的平行宇宙,只不過是戲劇性的虛構而已。
https://nextplus.nextmedia.com/article/2_681284_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