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
從《上流寄生族》看香港 時事評論員 - 馮志豪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20200213/NUYADZC7O7QSIX5GSWVZVYJ43Y/
從《上流寄生族》看香港
時事評論員 - 馮志豪
南韓電影《上流寄生族》獲頒奧斯卡最佳電影,但看這電影後心情是很沉重的,特別是布幕下的南韓浮世繪,也似在描繪出香港的蒼茫。
不少觀眾都看得出此片的暗喻,特別是地下室相關的情境。窮人金家成長在地下室的環境,面對的是外人隨意在窗邊撒尿、下雨時會水浸。就算富人朴家的地下室也是原來的管家丈夫棲身之處,地牢的生活,好像沒有一扇窗望到青天,上流也不會進入地下室看個究竟,下流者事事也在仗賴上層者的施予。
電影交織着南韓要仰賴美國鼻息的隱喻,但平行空間下的香港,不就是一樣麼?特首連口罩也要向國務院乞求,發言東一句多謝國家、西一句感激國務院等,這種狀態實在與管家的丈夫那份瘋癲相像得很。同時,我們的上流又像朴社長般經常勸說大家不能越雷池半步,金司機就算沒有實質越界,但朴社長連他的氣味也好像不能忍受一樣,看香港的百般,領導者有沒有親身走一次看一下市民在想甚麼?
誰才是病態社會的寄生蟲
電影中我們常見的除了地牢,當然還有樓梯。仔細一看也許會發現,金的一家經常都是在樓梯往下走,反之朴家是在樓梯往上走,在香港的社會不就是這麼不平等嗎?就算你輸了選舉,那又如何,特首都會委他公職;當一罩難求、醫護壓力爆煲之際,警察就可以好像有無限的資源,這不就是向下的只能繼續向下、向上的就可以不停向上的寫照嗎?
戲中的一場大雨,富人和窮人有不同的感受。社長一家取消了露營而改辦遊園活動;金家卻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下室而奮不顧身、原管家的丈夫在地下室不停用頭撞擊牆上的開關掣,可是他的訊號被視而不見,上層往往都不把呼救看在眼內。社會吃人,當不少基層連一個口罩也買不到而落淚,特首卻要別人戴了也要除下來,電影中的花園殺戮,把原本在我們以為的歌舞昇平,一剎那間變成了血腥的畫面,原管家的丈夫被燒烤叉刺死,叉上還有幾條香腸之際,有錢人平日和順的小狗,便會回復原來的獸性,大口大口的吃叉上的香腸。我們的香港,現時就正在每日上演這個荒誕和吃人的片段。
金的兒子最後在醫院醒來,感到面前的警察不是警察、醫生不像醫生,嘲諷了我們的資本主義社會那種病態,法制、醫療和社會保障恍惚都似為權貴服務。他要努力一生,就是希望能把地牢的爸爸救出來,這些畫面我們於去年至今經歷猶深。
雖然,我們不少人都在想,改變是如何做到,也許是徒勞,可以如戲中所感到,寄生是一種生物依附在宿主而獲得養份維持生存,不要忘記的是上流也需要透過踏着下流而生的,大家都是生活在這個共生的環境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面對那些上流,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使他們吸收不到我們的養份,信耶?
馮志豪
時事評論員
從《上流寄生族》看香港
時事評論員 - 馮志豪
南韓電影《上流寄生族》獲頒奧斯卡最佳電影,但看這電影後心情是很沉重的,特別是布幕下的南韓浮世繪,也似在描繪出香港的蒼茫。
不少觀眾都看得出此片的暗喻,特別是地下室相關的情境。窮人金家成長在地下室的環境,面對的是外人隨意在窗邊撒尿、下雨時會水浸。就算富人朴家的地下室也是原來的管家丈夫棲身之處,地牢的生活,好像沒有一扇窗望到青天,上流也不會進入地下室看個究竟,下流者事事也在仗賴上層者的施予。
電影交織着南韓要仰賴美國鼻息的隱喻,但平行空間下的香港,不就是一樣麼?特首連口罩也要向國務院乞求,發言東一句多謝國家、西一句感激國務院等,這種狀態實在與管家的丈夫那份瘋癲相像得很。同時,我們的上流又像朴社長般經常勸說大家不能越雷池半步,金司機就算沒有實質越界,但朴社長連他的氣味也好像不能忍受一樣,看香港的百般,領導者有沒有親身走一次看一下市民在想甚麼?
誰才是病態社會的寄生蟲
電影中我們常見的除了地牢,當然還有樓梯。仔細一看也許會發現,金的一家經常都是在樓梯往下走,反之朴家是在樓梯往上走,在香港的社會不就是這麼不平等嗎?就算你輸了選舉,那又如何,特首都會委他公職;當一罩難求、醫護壓力爆煲之際,警察就可以好像有無限的資源,這不就是向下的只能繼續向下、向上的就可以不停向上的寫照嗎?
戲中的一場大雨,富人和窮人有不同的感受。社長一家取消了露營而改辦遊園活動;金家卻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地下室而奮不顧身、原管家的丈夫在地下室不停用頭撞擊牆上的開關掣,可是他的訊號被視而不見,上層往往都不把呼救看在眼內。社會吃人,當不少基層連一個口罩也買不到而落淚,特首卻要別人戴了也要除下來,電影中的花園殺戮,把原本在我們以為的歌舞昇平,一剎那間變成了血腥的畫面,原管家的丈夫被燒烤叉刺死,叉上還有幾條香腸之際,有錢人平日和順的小狗,便會回復原來的獸性,大口大口的吃叉上的香腸。我們的香港,現時就正在每日上演這個荒誕和吃人的片段。
金的兒子最後在醫院醒來,感到面前的警察不是警察、醫生不像醫生,嘲諷了我們的資本主義社會那種病態,法制、醫療和社會保障恍惚都似為權貴服務。他要努力一生,就是希望能把地牢的爸爸救出來,這些畫面我們於去年至今經歷猶深。
雖然,我們不少人都在想,改變是如何做到,也許是徒勞,可以如戲中所感到,寄生是一種生物依附在宿主而獲得養份維持生存,不要忘記的是上流也需要透過踏着下流而生的,大家都是生活在這個共生的環境中,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面對那些上流,我們相信自己有能力使他們吸收不到我們的養份,信耶?
馮志豪
時事評論員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