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體育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WriteHouse裏的人】能作與不能作 - 冼麗婷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special/20200221/BUYG4R7IUABI5IWQQ56E64J6GI/

【WriteHouse裏的人】能作與不能作 - 冼麗婷


公民黨fb截圖

【WriteHouse裏的人】
無需模仿。

我喜歡對着牆練習網球。這陣子,種種原因,我不時在公共練習場打波。很喜歡擊球卜一聲的感覺,卜一下,暢快一下,有時,卜,卜,卜,卜……腳要走位,拉板要快,力度適中,否則退不後去,回不了球。能打足一個小時,臉紅耳熱,那就是很好的運動。

黑衣哥哥板板有力

一人對牆練習,揮拍如揮劍,幻想自己磨劍砥礪,不心高不浮躁。有時飄下幾片黃葉,管一地心碎,繼續打,keep fighting就是最好的修煉冥想。有一天,俊朗的黑衫黑褲四眼哥哥,踏着單車而來。很好奇,他單車上到底有幾多個網球呢?我無法得知,因為,他一直打同一個波,板板有力,板板精準,反手、正手、下手,波總不會飛天,人不會像我滿場走。

跟好手同場練習,是有點不好意思,我盡量做到楚河漢界,河水不犯井水。我的球飛天越牆,彈樹再落在後面的籃球場,飛了一袋波,便走過去執拾,再打一轉,夠一個鐘了,默默離開,心中留着發力精準的黑影。有次,晨早夢醒,聽到遠處傳來卜卜聲,探頭往窗外望,又是那個黑影。

跑步看樹,打波看葉。其實,有樹的地方也有鳥,網球彈起的微塵,到底會不會濺起細菌病毒?疫情下獨自打波,鍛煉體魄,最終有沒有風險?大清早WhatsApp醫學院的科學家,想知他的看法。他不是社區傳染病或是病毒專家,不想散播不正確想法,但他猜想,如果我問某某專家,對方多數會話冇問題。

也是醫生的科學家,更想在我的問題上加碼,「如果你能找到專家,有些問題也是應該問的:做運動、包括在健身室內,要戴口罩嗎?用健身室的沖身設備又安全嗎?球拍用完之後,要不要消毒?」他用英文寫下自己心中的問題。「我估好多人仍會去健身室,各式各樣器材,有殘留各種病毒的風險。」


樂觀之餘也要小心

病毒的疑惑,不管你是不是專家,都可以有很多想像。有些事情,會不會做,都看自己的習慣及有怎樣的常識。如果做運動要戴口罩,我一定不會做這種運動。而我一定會做的,就是打波後回家一定先洗手,球拍也放大門旁邊。自問是個樂觀的人,但樂觀不代表不小心。否則,在這兩個月搬屋的過渡期,我一定去試試某大地產商新開的幾星小酒店,享受推廣價的long stay。但人人留家減少外出,你卻偏偏天天住酒店,天天有機會跟五湖四海大世界的人接觸,此時此刻,是不是有點無謂?不選擇住酒店,是小心,不是panic。

「你住的家,也有機會變疫廈。」年輕朋友說。對,看康美樓,防不勝防,但住酒店有疫廈plus的風險。有需要時,把慾望與想法收縮,問題小一點,風險就小一點。

如果不打波,我也會跑步,並且會一邊跑,一邊聽訪問的錄音。這一回,聽到徐立之說起尋找遺傳病的問題基因及病毒如何繁殖變新的基礎研究,別有感受。八十年代初,他的小團隊,尋找囊狀纖維症出現問題的基因,靠一步一步的科學求真求準,把範圍逐步縮窄,其間經歷科研世界中我贏你輸的人性激烈競爭。在知識與探求科學過程,求勝不在一時比人快,大道理不止於給一個問題答案,而是對千變萬化背後的始源,尋根問底,這就是追求科學的能力與心理質素。

對待疫情,心境樂觀,行為小心求是。疫情未消,到底應不應該打網球?應不應該去做gym?要不要外出吃飯?每人都有自主,自主之中,在可能範圍,是不是可以小心一點?


製作口罩的慾望

有天在港島一間醫院病房外,看到一位長髮女士,戴着格仔布口罩,是兩個cutting組合、在鼻樑有尖位的美觀口罩。我的雙眼發亮,因為,果然有人做了我心裏想過的,登時有很大的創作慾望。當天看facebook,知道懂縫紉的余若薇,正教導製作風琴式口罩的方法,朱凱廸也有個車縫口罩的團隊。也有人傳來訊息,說有紗廠聘車縫口罩工,七十元一小時。我想,一小時,我能車幾多個口罩?

如果能戴較為通氣的棉質口罩打波,可能感覺會舒服一點。想增加保護能力,還可以選擇喜歡的布料,在中間開口的一層,更換日常用的外科口罩。能配合Dr. K. Kwong教可重用、可換濾芯、可DIY的口罩,應該是很實際的了。做一個美麗口罩送人,想到這裏,心情跟打波後一樣好。

作家:冼麗婷
fb:sinlaiting.jophy
Good0Bad0
2020/02/21, 7:23:23 晚上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