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
港情講趣●五座相連但層數不同 公屋結界玩殘外賣仔
https://hk.appledaily.com/special/20201110/MZW2YBWFDBE2HF6R4R4FHJXWN4/
節錄
港情講趣●五座相連但層數不同
公屋結界玩殘外賣仔
早前在社交平台有外賣員出帖,指自己去了一個「神奇屋邨」,明明進入了A座,但走了一陣子,發現自己去了B座,再走多幾走,又驚覺自己身處C座,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送餐的單位,還有很多人留言說試過一樣經歷,難道……他們都去了結界?
其實這條「神奇屋邨」是柴灣興華二邨,在七十年代落成,是由前徙置事務處策劃興建的第七型徙置大廈,全香港只剩下這條屋邨是這種設計。全邨共有七座,因為依山而建,特色就是其中五座(展興樓、寧興樓、和興樓、豐興樓及安興樓)相連,只要入了其中一座,就可以互通去其餘四座的不同層數,剩餘兩座(樂興樓和裕興樓)亦是互通。由於每座位處的地勢水平不同,所以當你站在平台,其實也正等於身處不同座數的不同樓層,即安興樓及展興樓的八樓、寧興樓及和興樓的四樓、以及豐興樓的十六樓。如果第一次到訪,或會覺得頭暈,記者訪問前特地去走一趟,也迷了好幾次路才稍微弄清楚。
建於七十年代的柴灣興華二邨,全邨共有七座,特色就是其中五座相連。
舊式公屋的升降機不是層層停,大部份是每三層停一次。
興華二邨每座的地勢水平不同,所以當你站在平台,其實也正等於身處不同座數的不同樓層。
興華二邨居民主要靠兩部大升降機,由環翠道地面到達豐興樓21樓的天台,或到16樓的平台再通往不同座數。
只要入了其中一座,就可以互通去其餘四座的不同層數。
靠聽聲尋戶主 貼士鬆手
曾多次送餐到興華二邨的外賣員David,幾乎每次都被考起,因為一層動輒七八十個單位,好比一個迷宮,「樓梯都係麻煩,落錯會去了倔頭路,又要上樓梯走回頭路才能離開,幾座都是這樣,我試過兜了十五分鐘,再打給客人,他在門口大嗌,我沿着聲音尋找才到達他的單位。」他幾乎每次送餐都要出動GPS,送一次外賣的時間,已足以到其他屋邨送兩次,David直言勝在邨民夠「鬆手」,會給予貼士才會繼續樂於接單。
興華二邨居民主要靠乘搭兩部大升降機,由環翠道地面到達位於豐興樓十六樓的平台,再穿過空中走廊去到相應的樓宇,但這部升降機還能去到二十一樓的天台,而天台又同樣能接駁到五座的出入口,所以送外賣前,又要計一計數。「因為天台(豐興樓二十一樓)和平台(豐興樓的十六樓)相差五層,如果要去十八樓,在兩層出𨋢都可以,但如果去十七樓,在十六樓出𨋢會快過上天台再走下來。」聽完David一輪講解,其實在這邨遊走,除了要識計數,更重要的是要頭腦清醒。
到底這屋邨的建築師為何要將幾座樓連在一起?我們邀請了房屋署前建築師衞翠芷博士到興華二邨走一趟。未曾踏足該屋。。。。。。。。。。
這幾座舊式公屋還有另一特色,升降機每隔三層才停,所以大部份居民出入都要上落樓梯,。。。。。。。。。。
除了房署,房協亦有興建公共屋邨,例如勵德邨、乙明邨等,全部設計都較房署出品時尚得多,衞博士說:。。。。。。。。。。。
除了上述的興華二邨,香港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屋設計,衞博士最喜歡的,就是華富邨。。。。。。。。。。。。
華富邨依山臨海 經典之作
華富邨風景可媲美千萬豪宅,臨海的幾座採用長條形設計,屋外一條長走廊,無遮無掩,夠晒通風,以前的走廊常用來晾衫、打麻雀、踩單車,可謂屋邨特色,亦是大眾集體回憶。然而,時代變遷自有取捨,此情此景不復在,衞博士說:「現在是整潔得多,但沒有以前那種生氣。」如此一來,相比現今的新公屋設計千篇一律,衞博士又會否覺得新不如舊?「我覺得每個時代的設計都是融合了當時需要,公屋始終不能像私樓般,搞很多花款吸客,一定是最基本,適合住戶使用為前提,不同年代有不同設計,總不能批評哪個年代較好。」
葵盛西邨的空中走廊。
曾多次送餐到興華二邨的外賣員David,幾乎每次都要出動GPS尋找目的地。
香港眾多公共屋邨,房屋署前建築師衞翠芷博士最喜歡華富邨的設計。
香港其他特色公屋設計
蝴蝶邨,梯級型設計,屋邨所有單位的設計一樣,以一至四人的家庭為主,是全港獨有設計。
長安邨,Y3型設計,每層電梯大堂面積不一,每三層由上至下呈梯級型設計。佔地較大,較常見於新市鎮,如青衣、將軍澳等。
華富邨,雙塔式大廈(井字形),香港首幢井字型公屋的所在地,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在1984年後已停止興建。
勵德邨,圓筒形設計,房協興建,香港唯一採用圓筒形設計的公屋,設計有助白天採光及空氣對流。
大興邨,斜面十字型設計,目的是讓低層住戶有較多採光面積,全港共建有八幢,分別位於屯門大興邨及觀塘順安邨。
記者:黃子配
攝影:張洛晞、潘志恆
節錄
港情講趣●五座相連但層數不同
公屋結界玩殘外賣仔
早前在社交平台有外賣員出帖,指自己去了一個「神奇屋邨」,明明進入了A座,但走了一陣子,發現自己去了B座,再走多幾走,又驚覺自己身處C座,找來找去都找不到送餐的單位,還有很多人留言說試過一樣經歷,難道……他們都去了結界?
其實這條「神奇屋邨」是柴灣興華二邨,在七十年代落成,是由前徙置事務處策劃興建的第七型徙置大廈,全香港只剩下這條屋邨是這種設計。全邨共有七座,因為依山而建,特色就是其中五座(展興樓、寧興樓、和興樓、豐興樓及安興樓)相連,只要入了其中一座,就可以互通去其餘四座的不同層數,剩餘兩座(樂興樓和裕興樓)亦是互通。由於每座位處的地勢水平不同,所以當你站在平台,其實也正等於身處不同座數的不同樓層,即安興樓及展興樓的八樓、寧興樓及和興樓的四樓、以及豐興樓的十六樓。如果第一次到訪,或會覺得頭暈,記者訪問前特地去走一趟,也迷了好幾次路才稍微弄清楚。
建於七十年代的柴灣興華二邨,全邨共有七座,特色就是其中五座相連。
舊式公屋的升降機不是層層停,大部份是每三層停一次。
興華二邨每座的地勢水平不同,所以當你站在平台,其實也正等於身處不同座數的不同樓層。
興華二邨居民主要靠兩部大升降機,由環翠道地面到達豐興樓21樓的天台,或到16樓的平台再通往不同座數。
只要入了其中一座,就可以互通去其餘四座的不同層數。
靠聽聲尋戶主 貼士鬆手
曾多次送餐到興華二邨的外賣員David,幾乎每次都被考起,因為一層動輒七八十個單位,好比一個迷宮,「樓梯都係麻煩,落錯會去了倔頭路,又要上樓梯走回頭路才能離開,幾座都是這樣,我試過兜了十五分鐘,再打給客人,他在門口大嗌,我沿着聲音尋找才到達他的單位。」他幾乎每次送餐都要出動GPS,送一次外賣的時間,已足以到其他屋邨送兩次,David直言勝在邨民夠「鬆手」,會給予貼士才會繼續樂於接單。
興華二邨居民主要靠乘搭兩部大升降機,由環翠道地面到達位於豐興樓十六樓的平台,再穿過空中走廊去到相應的樓宇,但這部升降機還能去到二十一樓的天台,而天台又同樣能接駁到五座的出入口,所以送外賣前,又要計一計數。「因為天台(豐興樓二十一樓)和平台(豐興樓的十六樓)相差五層,如果要去十八樓,在兩層出𨋢都可以,但如果去十七樓,在十六樓出𨋢會快過上天台再走下來。」聽完David一輪講解,其實在這邨遊走,除了要識計數,更重要的是要頭腦清醒。
到底這屋邨的建築師為何要將幾座樓連在一起?我們邀請了房屋署前建築師衞翠芷博士到興華二邨走一趟。未曾踏足該屋。。。。。。。。。。
這幾座舊式公屋還有另一特色,升降機每隔三層才停,所以大部份居民出入都要上落樓梯,。。。。。。。。。。
除了房署,房協亦有興建公共屋邨,例如勵德邨、乙明邨等,全部設計都較房署出品時尚得多,衞博士說:。。。。。。。。。。。
除了上述的興華二邨,香港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屋設計,衞博士最喜歡的,就是華富邨。。。。。。。。。。。。
華富邨依山臨海 經典之作
華富邨風景可媲美千萬豪宅,臨海的幾座採用長條形設計,屋外一條長走廊,無遮無掩,夠晒通風,以前的走廊常用來晾衫、打麻雀、踩單車,可謂屋邨特色,亦是大眾集體回憶。然而,時代變遷自有取捨,此情此景不復在,衞博士說:「現在是整潔得多,但沒有以前那種生氣。」如此一來,相比現今的新公屋設計千篇一律,衞博士又會否覺得新不如舊?「我覺得每個時代的設計都是融合了當時需要,公屋始終不能像私樓般,搞很多花款吸客,一定是最基本,適合住戶使用為前提,不同年代有不同設計,總不能批評哪個年代較好。」
葵盛西邨的空中走廊。
曾多次送餐到興華二邨的外賣員David,幾乎每次都要出動GPS尋找目的地。
香港眾多公共屋邨,房屋署前建築師衞翠芷博士最喜歡華富邨的設計。
香港其他特色公屋設計
蝴蝶邨,梯級型設計,屋邨所有單位的設計一樣,以一至四人的家庭為主,是全港獨有設計。
長安邨,Y3型設計,每層電梯大堂面積不一,每三層由上至下呈梯級型設計。佔地較大,較常見於新市鎮,如青衣、將軍澳等。
華富邨,雙塔式大廈(井字形),香港首幢井字型公屋的所在地,大廈中央設有一個巨大天井,在1984年後已停止興建。
勵德邨,圓筒形設計,房協興建,香港唯一採用圓筒形設計的公屋,設計有助白天採光及空氣對流。
大興邨,斜面十字型設計,目的是讓低層住戶有較多採光面積,全港共建有八幢,分別位於屯門大興邨及觀塘順安邨。
記者:黃子配
攝影:張洛晞、潘志恆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