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感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失智症帶來的反思 - 邵頌雄 #感情
https://hk.appledaily.com/columnist/20210417/A5MV776IEZARLFZSGB2VUI7EDU/

失智症帶來的反思 - 邵頌雄


The Father劇照

觀看《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時,一直猜想,如果自己沒有照顧腦退化失智症病者的經驗,對電影的理解會有多少。電影開首的二十分鐘,若換上不同配樂,根本就是一部驚悚電影:男主角因不願有醫護上門照顧而與女兒爭吵,繼而感受到女兒打算把他遺棄,傷痛不已;目送女兒離家後,忽見陌生人無端出現家中,好整以暇地在看報紙,報以詭異一笑,不旋踵陌生人即一臉嚴肅,聲明他才是屋主,但當他走進廚房後,卻消失得無影無蹤;然後女兒回家,掛好外衣後,轉過身來,親切地喊了一聲「爸爸」,卻是面目全非,根本就是另一個陌生人。這十來二十分鐘的戲,已是精彩絕倫,往後發展卻並非無以為繼,一直把觀眾牽引到令人心碎流淚的結尾。

幾年前另有一部腦退化症題材的電影《永遠的愛麗絲》(Still Alice),改編自哈佛大學腦神經科學專家所寫的同名小說,描述手法猶如醫生看待病人,偏向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病者不同階段的病情。《爸爸可否不要老》呈現的卻是失智病人眼中的天地。編導技法高明,不是以鏡頭表達病者的視角,而是從場景展現主角的經驗世界。我把電影看了兩遍,許多細節位也是重看時才看得出來,例如屋內傢俬陳設與燈飾掛畫等,改天便全不一樣,藉此反映男主角每天的掙扎和面對的景觀。

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 Hopkins)的演出,堪稱登峰造極,比上一次演出的《教廷白煙》(The Two Popes),又上層樓。戲中他在廚房的一場無對白獨腳戲,舉手投足與眼神都表現爐火純青,彷如閉路電視錄下失智獨居老人的日常起居。更厲害的,是於不同場口展現的情緒突變,原本談笑甚歡的,秒間爆發出怒火,忽然又被開門聲打斷了憤怒,顯得一臉茫然,待入門的陌生人自稱是其女兒時,迅即流露出惶恐和疑懼,全程一氣呵成,拿捏自然、從心而發。最尾一幕的失控爆喊,淚水混和了迷茫、恐懼、忘失、憶舊、被遺棄、缺乏安全感等複雜心情,細膩深刻卻不落煽情。飾演女兒的奧莉花高雯(Olivia Colman)亦極為稱職,尤勝於英劇《王冠》(The Crown)的演出。

能活進耄耋之年,可說是一種福氣,但亦多見飽受身體疾患或失智癡呆之苦。像英女王或李嘉誠那樣依然腦筋靈活、身體大致康健者,可謂少之又少。朋友認為若於physical或mental之間二揀一的話,寧取患上老人癡呆懵懂而活,而不願思想清晰地飽受身體各樣痛楚煎熬。然而,一般以為腦退化症就是喪失記憶力,其實已是病症中最不困擾病者的一環。因記憶逐漸遠離而掙扎抓緊,由此引起的狐疑、猜忌,逐漸形成對身邊事物的病態式執迷,千方百計將之妥為收存,轉眼又忘了收藏之處,心慌意亂地歸咎被人盜竊,如此不斷循環往復出現的情景,還只是腦退化早期的病徵,但已可折騰好幾年。其後的階段,病者失去認知能力,難以分辨幻想與現實,惶惶不可終日,悉為《爸》片描繪的景況。如此像長期活於驚悚電影的階段,又是好幾年的精神折磨,然後逐步失去自理能力,思想迷糊,別說不認得親人朋友,即使連自己也忘掉了,失語失禁。病者與腦退化搏鬥之餘,往往亦面對與家人關係疏離或轉差的悽酸。A餐與B餐之選,真的mental比physical更易入口嗎?

去年年底,獲邀與一位主教進行一場公開對談,討論神學上失智症對信仰造成的衝擊。這位主教剛出版了一本書,當中提到一位侍奉上帝數十載的信徒,於一個週日的禮拜儀式中,忽然表現極不自然,回到家後,才鼓起勇氣問到:「他們不斷提到的那個『耶穌』,究竟是誰?」神學上如何理解失智症患者的救贖,是其專著的主題。於佛學上,也不是沒有相類的難題。有淨土宗「大師」認為失智者忘記了阿彌陀佛,就是永劫不復的惡果,是故鼓勵信眾多念佛多做法事多供養之類,以積福慧資糧。且不論「大師」出於甚麼心態作此論斷,惟如此「佛法」對失智淨土信徒的遺棄,實比不上基督教神學的理解深刻。

失智患者需要的,不是其他人以鄙視眼光外加甚麼標籤,而是真摯無私的照料。失智病情發展至忘掉自己、喪失知性而再無任何物欲時,固然跟佛家所言的無我、離欲,有所分別。但他們並非失掉覺性,而是自覺能力受障蔽。悉心照顧患者,可以發現他們一樣能感受被愛護的歡悅、品嚐美味的喜樂。從患者身上,可以看到一種「濃縮」了的人性陰暗面:他們對身邊事物作病態執持,自以為「正常」者何嘗不迷於名利,瘋狂收藏喝不完的紅酒、用不完的手袋?他們從幻覺中標定一些人會偷走其最心愛的事物、背後說最惡毒的話詆毀,那與現實中歧視各類族群的心態,又有何分別?至於思覺失調幻生的錯覺,與今天那些堅信文宣與假新聞展現的世界觀,亦無二致。所謂貪、嗔、痴三毒,「正常人」其實不比失智患者的執着為少。能衝破與失智患者的矛盾爭拗,視他們如至愛、如師,已是一種修行,獲益的不只是病者,更是關顧者自身。

與其高呼「爸爸可否不要老」,何不自省「可否不要迷」?




Good0Bad0
2021/04/17, 5:10:28 下午
引用快速引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回覆
請先登入以發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