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援交部:識別區不是領空 任何國家航空器均可正常航行
  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持續惹關注,日本領導人又計劃聯合國際社會向中國施壓,除了聯合亞洲國家,日本還將外交觸手伸向歐洲。中國外交部周五再次表示,中國設立識別區不針對任何國家,也不會為地區局勢帶來緊張,日本煽風點火,毫無道理,別有用心。

  日本近日繼續進行外交活動,試圖聯合更多國家和地區向中國施壓。據日本《產經新聞》稱,針對中國劃定防空識別區,日本政府在26號確立了新的方針,即要和韓國、東盟等聯合,要求中國撤銷防空識別區,還考慮要在下月13到15號即將在東京舉行的日本東盟特別首腦會議,會後聲明中寫入「建立迴避衝突的天空秩序」等內容以牽制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周五回應時就反問,日方欲拉攏別國,需先反思自己是否也有識別區,日方到處煽風點火,別有用心。

  [#cc0614]秦剛並再次闡述識別區並不等於領空,任何一個國家航空器包括民用客機,正常航行不受影響[/#cc0614],而且事實也說明,近一周以來,東海上空的飛行秩序並無影響,中國的做法符合國際慣例。他還表示中國建立識別區不針對任何國家,任何尊重中國主權的國家都沒有必要感到緊張。

  鳳凰衛視艾楚怡、王磊北京報道

  附:相關問答實錄

  問:據日媒報道,中國政府前高級官員日前提議建立中日間的危機管控機制以避免兩國在空中發生意外。中方能否證實?這是否是中方官方表態?

  答:關於中日東海防空識別區有重疊的問題,中方主張雙方加強溝通,共同維護飛行安全。至於中日之間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的分歧,中方一貫主張雙方通過對話談判尋找有效管控分歧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目前的困難在於日方一直在迴避同中方進行實質性談判,我們希望日方不光把對話停留在口頭上,不要只做樣子,而應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問: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28日以避免地區局勢緊張為由,要求中日雙方在防空識別區問題上降低調門。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答: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上,中方已經闡明了立場以及我們划設識別區的考慮和依據。我們希望歐盟方面能夠客觀、理性地對待。其實阿什頓女士應該知道,歐盟內部也有一些國家設有防空識別區,我不知道是不是因此歐洲地區的局勢就緊張了?歐洲國家可以有防空識別區,日本可以有,為什麼中國就不能有呢?

  問:第一,關於中國派遣軍機飛赴航空識別區,這是例行飛行還是基於中方宣布划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特定安排?第二,中方對飛越識別區的商業航班有何具體要求,是否要求他們告知目的地?

  答:第一個問題,建議你向中國國防部作進一步的了解。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內,中國軍隊有權根據空防需要進行空中巡邏。這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第二個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多次作出了澄清,我也希望記者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防空識別區和領空的概念區別。防空識別區不等於領空,不是一國領空的擴大,它只是瀕海國家在其領空之外劃出的空域範圍,有關空域的法律地位是不變的。各國的航空器包括民航客機依據國際法的正常航行是不受影響的。有的依主權權利採取的對待領空的措施是不能夠也不會延伸到防空識別區的。事實上,從我們發布有關聲明和公告以來,東海上空的航行自由、飛行秩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依然是安全、自由的。

  問:據報道,日本外交人士28日稱,日本政府決定於12月在東京召開日本與東盟首腦特別會議,屆時將表達日本對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關切,希望有關國家同日本採取相同立場。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擔心地區局勢由此趨於緊張?

  答: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上,我們已經多次闡明了立場。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道。

  日方應該告訴其他國家,它自己有沒有防空識別區?當初它設立防空識別區以及此後數次擴大防空識別區的範圍,有沒有同別的國家商量?它自己的防空識別區範圍有多大?只許自己放火,不準別人點燈,還到處煽風點火。這種做法毫無道理,別有用心。

  中方划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國家和目標,完全是行使有效的自衛權,本身不會加劇地區局勢緊張。剛才我也說了,最近一個禮拜以來,東海上空的飛行秩序和正常的飛越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如果有人擔心局勢有點緊張,那也是個別國家煽乎起來的。任何國家、任何人,只要尊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就沒有必要感到緊張。

  我還想強調一點。近現代以來,中國飽受外來侵略,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中國人民珍愛和平、珍視主權。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已經公開向全世界宣示,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地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堅定地奉行睦鄰友好政策。我們願同各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處。對我們同有的國家之間存在領土和海洋權益上的爭議,我們主張通過友好協商,以和平方式來解決。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
Good0Bad4
2013/11/29, 4:03:44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