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不包容他
不包容他用刀叉食薄餅
新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用刀叉食薄餅,在我們眼中是小事一件,在紐約市民眼中卻是一件大事。「刀叉食薄餅」,成為市長履新之後第一宗「政治醜聞」。原來白思豪來自義大利,用刀叉食薄餅是他家鄉的習慣,但紐約客則約定俗成慣用手食。
用手還是用刀叉,你以為只是香港左膠口中那些無傷大雅、理應包容的「文化差異」?這個文化差異,紐約市民是不包容的。他們異議市長的飲食習慣,甚至上升到「一個用刀叉食薄餅的人,是否能夠勝任紐約市長一職?」誇張嗎?不誇張。因為怎樣吃薄餅,是判定這個義大利裔市長是否一個已經夠格的「紐約客」(New Yorker)其中一個準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入鄉不只要隨俗。外來人是否隨俗,顯示他是否願意歸化,他是否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受到批評之後,市長急急補鑊,聲稱以後會用手食薄餅——香港有一群梁文道間接「培養」出來的虛無主義文化人社運人。用他們批判香港人的標準,紐約市民連市長食簿餅用刀叉還是用手都不包容,不只排外、法西斯,更是侵犯市長用刀叉的「人權」。為甚麼要嘲笑人家吃簿餅的方法?太法西斯了﹗
美國透過其教育網絡對全球作思想殖民,在人家的土地上鼓吹文化包容那一套傻話,但她自己卻很清醒,自己有另一套正常的做法。美國立國就是由「不包容」開始。英國要加稅,但美洲人在英國議會裡卻沒有票。當時殖民地上的人說,那是英國,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的同胞,我們為甚麼不包容?但是美國最終立國,在這片我們做莊的土地之上,我們不包容你的離地暴政;美國人喜歡槍,如果有人無故走入他們的後園,他們會一槍斃了他。美國憲法保護國民的財產,以及他們保護財產的權力。是不是很不包容,很暴力,很排外?殺了小賊,輸了「素質」,值得嗎?美國人會答你,為了自由,這是天經地義。
左膠學院出的膠人喜愛說類似的話:「用國族/文化身份去區分『我們』『他們』,雖然方便,亦合符直覺,卻不一定有用,還會製造錯置的敵我矛盾」。說得搖頭晃腦,好像梁同學一樣,這是特別的思考方法,簡稱黐線。
美國人對意大利人有戒心,總覺得意大利裔的美國人也有一道黑手黨的陰影。黑人做總統都可以,但意大利裔的倒是從沒有過。現在來了一個市長,美國人卻連他的飲食習慣也不包容。因為現在你是美國人,是紐約市長,當然是你跟我們那一套,而不是我們整個紐約改變自己去遷就你。
文化是一個族群維繫其內部張力的能量。文化是一定有差異的,因為各種群體和國族的權力永遠在角力、對決。在政治語境中,「包容」與「投降」無異。汪精衛也很包容日本、大中華膠在前途談判時也很包容中共、左膠文化人社運人也很包容在香港行事的各種中國人——後果是甚麼,現在你們看看自己的境況有多仆街。
不分你我、不講文化身份、消除地域性,那是區域暴政(中共)和全球霸權(美國)最愛聽的話,因為這有利各種金融和政治侵略。因此香港的報紙不論左中右,從《文匯》到《蘋果》,皆敵視本土;宗教界則由釋道乃至新舊耶教,無不大講大愛包容,就是這個原因。這是你們永不可能從主流傳媒看到的真相。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4/01/fork
新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用刀叉食薄餅,在我們眼中是小事一件,在紐約市民眼中卻是一件大事。「刀叉食薄餅」,成為市長履新之後第一宗「政治醜聞」。原來白思豪來自義大利,用刀叉食薄餅是他家鄉的習慣,但紐約客則約定俗成慣用手食。
用手還是用刀叉,你以為只是香港左膠口中那些無傷大雅、理應包容的「文化差異」?這個文化差異,紐約市民是不包容的。他們異議市長的飲食習慣,甚至上升到「一個用刀叉食薄餅的人,是否能夠勝任紐約市長一職?」誇張嗎?不誇張。因為怎樣吃薄餅,是判定這個義大利裔市長是否一個已經夠格的「紐約客」(New Yorker)其中一個準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入鄉不只要隨俗。外來人是否隨俗,顯示他是否願意歸化,他是否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受到批評之後,市長急急補鑊,聲稱以後會用手食薄餅——香港有一群梁文道間接「培養」出來的虛無主義文化人社運人。用他們批判香港人的標準,紐約市民連市長食簿餅用刀叉還是用手都不包容,不只排外、法西斯,更是侵犯市長用刀叉的「人權」。為甚麼要嘲笑人家吃簿餅的方法?太法西斯了﹗
美國透過其教育網絡對全球作思想殖民,在人家的土地上鼓吹文化包容那一套傻話,但她自己卻很清醒,自己有另一套正常的做法。美國立國就是由「不包容」開始。英國要加稅,但美洲人在英國議會裡卻沒有票。當時殖民地上的人說,那是英國,是我們的祖國,是我們的同胞,我們為甚麼不包容?但是美國最終立國,在這片我們做莊的土地之上,我們不包容你的離地暴政;美國人喜歡槍,如果有人無故走入他們的後園,他們會一槍斃了他。美國憲法保護國民的財產,以及他們保護財產的權力。是不是很不包容,很暴力,很排外?殺了小賊,輸了「素質」,值得嗎?美國人會答你,為了自由,這是天經地義。
左膠學院出的膠人喜愛說類似的話:「用國族/文化身份去區分『我們』『他們』,雖然方便,亦合符直覺,卻不一定有用,還會製造錯置的敵我矛盾」。說得搖頭晃腦,好像梁同學一樣,這是特別的思考方法,簡稱黐線。
美國人對意大利人有戒心,總覺得意大利裔的美國人也有一道黑手黨的陰影。黑人做總統都可以,但意大利裔的倒是從沒有過。現在來了一個市長,美國人卻連他的飲食習慣也不包容。因為現在你是美國人,是紐約市長,當然是你跟我們那一套,而不是我們整個紐約改變自己去遷就你。
文化是一個族群維繫其內部張力的能量。文化是一定有差異的,因為各種群體和國族的權力永遠在角力、對決。在政治語境中,「包容」與「投降」無異。汪精衛也很包容日本、大中華膠在前途談判時也很包容中共、左膠文化人社運人也很包容在香港行事的各種中國人——後果是甚麼,現在你們看看自己的境況有多仆街。
不分你我、不講文化身份、消除地域性,那是區域暴政(中共)和全球霸權(美國)最愛聽的話,因為這有利各種金融和政治侵略。因此香港的報紙不論左中右,從《文匯》到《蘋果》,皆敵視本土;宗教界則由釋道乃至新舊耶教,無不大講大愛包容,就是這個原因。這是你們永不可能從主流傳媒看到的真相。
http://dadazim.com/journal/2014/01/fork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