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 硬件台]阿凡達:植物網際網路
阿凡達:植物網際網路[/size=4][/b]
PLEASED 是 PLants Employed As SEnsing Devices(植物作為感測器設備)的簡稱,這個專案的目的是利用植物來檢測土壤是否缺水、是否受到化學污染、是否有寄生蟲害、空氣污染如何、是否出現酸雨等,從而為精細農業、環境監控等服務。
![](http://cdn0.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3/original/38c30947c5b9eb84338a622c5a3e9d83.png?1391177687)
我們用「這個人簡直是個木頭」來形容某個人的愚笨,但其實植物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現在一群歐洲人更打算要利用植物才智來服務人類社會—他們打算要搭建一個植物網際網路。
Andrea Vitaletti 從小就對植物感興趣。很小的時候他就和自己的父親利用簡單的自製電路板來採集植物的聲音。長大後的有一天,當他聽到了 TED 上佛羅倫斯大學教授 Stefano Mancuso 有關植物智慧的演講後,心中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植物的智慧當然不應該僅僅是有趣那麼簡單。
他發起了一個名為 PLEASED 的項目。PLEASED 是 PLants Employed As SEnsing Devices(植物作為感測器設備)的簡稱,這個專案的目的是利用植物來檢測土壤是否缺水、是否受到化學污染、是否有寄生蟲害、空氣污染如何、是否出現酸雨等,從而為精細農業、環境監控等服務。專案由 Vitaletti 的 W-LAB 公司,硬體公司 Advanticsys,南安普頓大學,佛羅倫斯大學以及倫敦數學科學研究所聯合參與,Vitaletti 是項目的負責人,該專案已獲得了歐盟的資助。
![](http://cdn1.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4/original/146c6b2ced70b2bbdd4cb3f70302e63d.jpg?1391177956)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要用植物做感測器?因為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一些相關的感測器,像是 PM2.5 的檢測器,土壤酸鹼度檢測器等。雖然,這些感測器精度更高,但是,相對而言植物部署更加簡單、更加健壯、適應性更強,而且可以同時監控很多東西,是有機、廉價、理想的環境感測器。
![](http://cdn0.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5/original/a63b5a30b0d76e39cbca123230c9b21f.jpg?1391178070)
▲圖片來源http://pleased-fp7.eu/wp-content/uploads/2013/10/biennale.jpg
如何才能利用植物的智能呢?簡單而言就是 3 個步驟:採集、分析、解釋。植物的電子信號跟骨骼肌電子信號類似,現在用來採集後者的肌電圖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植物電子信號的採集是比較容易的。只需將廉價開源的 Arduino 電路板與不同的植物連接到一起即可採集。難點在分析和解釋這些資訊。目前項目處於早期階段,已經知道的是植物會對傷害、寄生蟲、污染、化學物質、酸雨、高溫作出反應,也理解了部分訊號,但是還有很多細節有待研究,目前該專案已經開放了研究發現的資料庫。Vitaletti 估計需要 4、5 年時間才能走向實用,不過 Vitaletti 童年的夢想已經實現—PLEASED 的副產品就是讓植物發出令人愉悅的聲音。
儘管如此,這個項目還是讓我對賽柏格(cyborg)這個半機器半生物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生物的概念應該不僅限於人和動物,甚至也應該包括植物。也許未來有一天人類就能像阿凡達一樣,擁有一條通靈萬物的的辮子—前提是我們尊重自然,道法自然,融入自然。
有關 PLEASED 專案的更多資訊可參見 WIRED 的這篇文章。http://www.wired.com/wiredenterprise/2014/01/internet-plants?curator=MediaREDEF
資料來源:http://www.techbang.com/posts/16785-avatar-plant-internet
![](http://cdn0.techbang.com.tw/system/excerpt_images/16785/inpage/e05ecb6f0d8f2839589474760b54b44c.jpg?1391178407)
![](http://cdn0.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3/original/38c30947c5b9eb84338a622c5a3e9d83.png?1391177687)
我們用「這個人簡直是個木頭」來形容某個人的愚笨,但其實植物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現在一群歐洲人更打算要利用植物才智來服務人類社會—他們打算要搭建一個植物網際網路。
Andrea Vitaletti 從小就對植物感興趣。很小的時候他就和自己的父親利用簡單的自製電路板來採集植物的聲音。長大後的有一天,當他聽到了 TED 上佛羅倫斯大學教授 Stefano Mancuso 有關植物智慧的演講後,心中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植物的智慧當然不應該僅僅是有趣那麼簡單。
他發起了一個名為 PLEASED 的項目。PLEASED 是 PLants Employed As SEnsing Devices(植物作為感測器設備)的簡稱,這個專案的目的是利用植物來檢測土壤是否缺水、是否受到化學污染、是否有寄生蟲害、空氣污染如何、是否出現酸雨等,從而為精細農業、環境監控等服務。專案由 Vitaletti 的 W-LAB 公司,硬體公司 Advanticsys,南安普頓大學,佛羅倫斯大學以及倫敦數學科學研究所聯合參與,Vitaletti 是項目的負責人,該專案已獲得了歐盟的資助。
![](http://cdn1.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4/original/146c6b2ced70b2bbdd4cb3f70302e63d.jpg?1391177956)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要用植物做感測器?因為事實上目前已經有一些相關的感測器,像是 PM2.5 的檢測器,土壤酸鹼度檢測器等。雖然,這些感測器精度更高,但是,相對而言植物部署更加簡單、更加健壯、適應性更強,而且可以同時監控很多東西,是有機、廉價、理想的環境感測器。
![](http://cdn0.techbang.com.tw/system/images/151345/original/a63b5a30b0d76e39cbca123230c9b21f.jpg?1391178070)
▲圖片來源http://pleased-fp7.eu/wp-content/uploads/2013/10/biennale.jpg
如何才能利用植物的智能呢?簡單而言就是 3 個步驟:採集、分析、解釋。植物的電子信號跟骨骼肌電子信號類似,現在用來採集後者的肌電圖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植物電子信號的採集是比較容易的。只需將廉價開源的 Arduino 電路板與不同的植物連接到一起即可採集。難點在分析和解釋這些資訊。目前項目處於早期階段,已經知道的是植物會對傷害、寄生蟲、污染、化學物質、酸雨、高溫作出反應,也理解了部分訊號,但是還有很多細節有待研究,目前該專案已經開放了研究發現的資料庫。Vitaletti 估計需要 4、5 年時間才能走向實用,不過 Vitaletti 童年的夢想已經實現—PLEASED 的副產品就是讓植物發出令人愉悅的聲音。
儘管如此,這個項目還是讓我對賽柏格(cyborg)這個半機器半生物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生物的概念應該不僅限於人和動物,甚至也應該包括植物。也許未來有一天人類就能像阿凡達一樣,擁有一條通靈萬物的的辮子—前提是我們尊重自然,道法自然,融入自然。
有關 PLEASED 專案的更多資訊可參見 WIRED 的這篇文章。http://www.wired.com/wiredenterprise/2014/01/internet-plants?curator=MediaREDEF
資料來源:http://www.techbang.com/posts/16785-avatar-plant-internet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