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財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老懵董賣盤還愛國債] 還得起,先好借
http://xiaoshousha.blogspot.hk/2017/07/blog-post.html



花生友看東方海外賣盤

是香港人都知道,真正「靠國家支持渡過難關」的,並非被沙士疫症籠罩或被金融風暴打擊的香港,而是前特首董建華的家族生意東方海外(港股編號:316)。本週初,東方海外落實由中遠海控(港股編號:1919)以三成溢價收購。這宗交易充滿政治色彩,令香港的花生友(國產中文:吃瓜群眾)七嘴八舌。以下來自網上留言:

義犬報恩,派發狗糧,呢 D 咪愛國囉。老董由破產邊緣轉為袋 492 億黑錢,證明愛國有代價也有回報。時日無多啦,老董執番 D 分身家。買殼+走資+洗黑錢+回佣+老董冤孽帛金 = 492 億。三成溢價是老董的政治退休金。哈哈,收完錢想撤資去外國?明天黨要你捐三百億!都係誠哥最醒,無謂被阿爺抄家。共產黨終於似返共產黨(抄家),香港又多一個行業被中資染紅。中共跟老董一起瓜分國庫金錢,侵吞民脂民膏,這種食相太難看。中國特色的貪污事件。資深股民:賣盤消息流傳了半年,但是東方海外一直沒有停牌,任由股價節節上升,年初至今升幅達八成,是六年來的高位,背後又是北水買盤推高股價,是否牽涉內幕交易,港交所和證監會為甚麼不出手?不敢管?港股變成紅色權貴專用的分贓渠道?

香港的名嘴說,航運業的公司,「一帶一路」用得著。日後偉大祖國想收購外國的港口或碼頭或競投管理權,由港資公司出手,可以淡化政治色彩,會比紅籌國企或主權基金容易(提示:中遠海運+希臘港口)。這是理論或一廂情願。外國人不笨,交易過程中,必定會聘請專業人士做盡職審查 (Due diligence) 。至於海航、安邦、萬達和復星,已經被揭發是太子黨的走資工具,備受中銀監的關注,日後再收購海外資產,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懂得翻牆的大陸網民說,這幾家公司都是趙家圈養的肥羊(即是日後會被宰殺或出賣),爆料的阿貴(郭文貴)是出走的田園犬,尋常百姓就算不服氣,也只能做(沒有安樂茶飯吃的)喪家犬、流浪狗。哈哈,農村風味,說得對。誰是「趙家人」,你懂的。

中共眼中,個人或企業,都不過是國家的工具、棋子、過河卒,用完即棄。身為長子,老董的心情不會好過,但這是跟魔鬼交易的代價。欠債還錢,做特首,借人脈,還是不夠的。有理由相信,他在大陸官媒鏡頭前講「感謝中央」時,臉上的悲情,眼中的淚光,是發自內心的。老董時日無多,利用價值所餘無幾,但是家族生意還有點戰略價值,被國家所徵用,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也很應該。如果陳嘉庚所創辦的集友銀行以及莊世平所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可以成為中銀香港(港股編號:2388)的附屬機構,營運若干年之後被分拆出售,令老字號消失,日後同樣情況發生於東方海外身上,令貨輪上的梅花商標消失,也很正常。

以為保住家業,結果禍延子孫

假設收購成功,下一步是如何合併兩間公司。過程中,需要全面檢討公司的營運效率,決定個別部門的去留(即是:後勤部門可能會栽員),調整內部流程配合公司的新策略,甚至是國家的戰略。工程浩大,難度很高,容易出錯,所以收購協議通常包括叫「共管協議」的條款,舊股東及現有的管理層一般會留任兩至三年時間,協助新股東交接及處理合併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大小問題。按常理推測,扮演這個角色的人,應該是東方海外的行政總裁董立均(董建華的兒子)。

亦即是說,交出家業之後,老董及其家族還未可以全身而退,因為他的兒子成為國家隊(港式財經術語:中資+紅籌國企+主權基金)手中的人質。佔你城池之後,要你交出太子做人質,公主就嫁給勝利者的兒子,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是這樣。換言之,老董只要一息尚存,還要繼續替中共說話或奔走,港人還要繼續忍受他的廢話。(港式粗言:XYZ*#!)對老董來說,雖然有錢落袋,但其實是折磨。老董一念之差,以為保住家業,結果禍延子孫,遺下一個黃金枷鎖,令兒孫失去自由。董家後人還要替中共做幾多事情,到底有沒有機會脫身,而董家的債務問題還要困擾香港人多久,有待觀察。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警告:「還得起,先好借。」香港本土派的說法:「勿通匪類!」

同一股力量,同一條水喉(財源),同一個山頭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新股東及新管理層要設法令被收購的資產發揮效益,產生現金流或利潤,為還本付息作出貢獻,否則公司會再次陷入財政危機。 492 億(港幣)的總代價,部份來自銀行貸款。根據香港傳媒的報導,是中國銀行提供融資。八十年代初,東方海外瀕臨破產邊緣之際,霍英東所牽頭注入的資金(據說是一億二千萬美元)是否來自中國銀行,有可能但是無法查證,因為霍家的生意沒有上市,適合隱藏國家機密,哈哈。也有另一種說法,指當年注入東方海外的資金其實來自國務院的交通部(注意:中遠系是交通部下面的國企)。亦即是說,從八十年代初至今,在東方海外背後的,是同一股力量,或同一條水喉(財源),或同一個山頭。

收購完成之後,公司的資本結構 (Capital Structure) 和債務結構 (Debt Maturity Profile) 將會如何演變,有待公佈。是否中資慣用的高槓桿收購,有待查證。按常理推測,中遠系屬於國務院下面的交通部,玩國產財技,應該不會像太子黨所圈養的民企(即:海航、安邦、萬達、復星)那麼瘋狂(證據: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海航旗下大部份上市公司逾 90% 股份被抵押),但是依然有國企的先天缺陷,就是容易被捲入中共內部的派系鬥爭(提示:華潤+宋林)。大陸的個人或企業,即使已經走出去,但是依然無法擺脫中共體制的影響,原因是他(它)們還沒有切斷跟體制的(金錢)聯繫。於是,在本地大學讀書或教書的內地人,可以輕易被電話騙案後面的國產騙子隔空騙取過百萬金錢,受害人到底是來讀書教書還是洗黑錢,自己想。而大陸國企資金鏈斷裂的原因,可以是政治靠山失勢或者被政敵關水喉(銀行融資突然枯竭)。這是胡雪巖的結局,萬一你沒有聽過他的故事,請參考高陽所寫的胡雪巖三部曲(胡雪巖、紅頂商人、燈火樓台),又或者是大陸拍攝的胡雪巖電視劇(男主角:陳道明)。中國特色的官商勾結,西方商學院理論派不上用場。

中資的盲點:讓你做到幫主又如何?

撇開政治因素不論,今次收購的表面理據,是發揮協同效應 (Synergy Effect) 、追求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建立壟斷地位 (Monopoly Power) 以及繞過市場障礙 (Bypass entry barriers) (提示:中遠海運+希臘港口)。根據香港傳媒的報導,中國遠洋去年 2 月與中國海運完成整合,目前全球市佔率為 8.3%,成功買入東方海外之後,市佔率將達 11.5%,成為全球第三大航運公司。 Empire Buliding or Monopoly Power 是國家隊海外收購的常見動機,以為成為某個行業的一哥(幫主),就可以擁有話事權,一統江湖。這種想法,未免太天真,也許跟政治背景有關:中國國土面積遼闊,強求統一的結果,是管治水平低落,問題一大堆,地方想擺脫中央。管治國家跟做生意一樣,有 Optimal size(最理想的規模),擴張過度,神仙難救。這個道理,中國的當權者不會懂,國企高層也一樣。

失敗個案:Lenovo (聯想)於 2005 年收購 IBM 的個人電腦業務,令市場佔有率超越 HP,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哥,但是兩年之後智能手機 iPhone 面世(提示:Apple + Steve Jobs),部份功能跟個人電腦重疊,令個人電腦的銷售量在其後幾年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按年比較)。近年好像回穩了,但是上升乏力。故事的教訓:如果是走下坡的行業,讓你做到一哥(幫主)又如何?不論是玩財技還是打商戰,中資還是停留於抄襲的階段,層次很低。借用武俠小說的語言,是只懂得模仿別人的招式,但是沒有修煉內功,結果經常高價收購快將走下坡的公司或行業,成為外國機構投資者眼中的冤大頭。人傻,錢多,經常被騙財。中資買貴貨,還有其他原因,例如:走資或買殼的動機強過為國家賺錢,太子黨想收回佣或洗黑錢或急於轉移情婦孩子,收購失敗的代價由國家來承擔,諸如此類。

其他的海外併購失敗個案:中投+Blackstone,華潤+Tesco,中信泰富+澳洲鐵礦項目,被上海幫用來玩財技的香港舊媒體 TVB(提示:黎瑞剛)。洋人依靠創意或科技突破,已經可以改變某個行業的遊戲規則,令行內的排名表大執位。這一招,似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但國家隊永遠學不懂,因為它們來自一個缺乏思想和言論自由的國度。中國是個大監獄(提示:劉曉波),容不下真正的創意。原因?創意必定包含顛覆元素,又或者源於反抗精神,會為當權者帶來麻煩。

中資的其他弱點:管理文化差異、對手改朝換代

扯遠了,說回來。航運屬於舊經濟,跟大自然打交道,頭上是北斗七星,眼前是凶湧巨浪。海洋與星空之間,可以用衛星導航,但是鐵鈎船長和大力水手的工作應該不會被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所取代。創意或科技所帶來的衝擊,應該少過屬火的電腦電訊媒體等行業。亦即是說,這宗收購的成敗應該是取決於行內的供求因素,以及兩間公司的管理文化的融合程度。今次被收購的是港資公司,但是不代表容易。國企的管理文化受中共影響,員工可以是僱主的擦鞋工具(證據:新婚夜抄黨章、去貴州扶貧)。這一套,香港人非常抗拒,於是才有 2012 年的反對國民教育風波,殺出一個少年英雄 G-phone(黃之鋒)。另一個例子: 2014 年雨傘運動爆發前夕,駐港中資機構的員工被僱主下令(向親友)收集指定數量的反對「佔領中環」簽名(即是跑數),拒絕認命的員工在網上開設報案中心(Facebook 群組)爆料,然後傳媒跟進。換言之,即使被收購的是港資公司,管理文化差異也不容易處理,如果是外國公司更不用說了。

中資的海外併購活動,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不懂得處理對手改朝換代(政黨輪替)所帶來的問題,這是一黨專政制度所帶來的弱點。外國政客的慣用手段,是突然叫停某個已經啟動的大型基建項目,聲稱要重新檢討可行性(可以是回應來自民間的反對聲音,又或者以環保為藉口)替自己爭取談判籌碼。這一招,英國女首相文翠珊 (Theresa May) 剛剛示範過,她用來對付到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欲知詳情,請上網。用自己熟悉的工具程序制度,來對付缺乏議會政治經驗的中國政府及附屬國企,是西方人的慣技。以己之長,打你之短,勝算高,又符合成本效益。航運業屬於基建領域,將來中遠海控併購東方海外之後,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問題,自己想。至於中共是否會改朝換代,跟出走的民企(尤其是海航系)把大量的持股抵押有沒有關係,這個大逆不道的殺頭問題,也是自己想。
Good2Bad0
2017/07/16, 8:58:37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