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考國家試及格 不達校方要求 因普通話遲畢業 浸大生:盼有選擇自由
考國家試及格 不達校方要求 因普通話遲畢業 浸大生:盼有選擇自由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215/s00002/1518630758682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隨上月學生抗議引發社會討論。浸大指10年來只有少於5人純粹因未符要求而延遲畢業,其中主修電影的張嘉倩就是其中一人,不能如期於去年底戴上四方帽,因不能獲畢業證明,無法找全職工作。她質疑浸大要求高於日常溝通,亦盼大學給予學生選擇的自由。
明報記者 劉家豪
四年級始搶到普通話課 考慮主修問題而退修
嘉倩原本讀4年便可畢業,最後卻讀了4年半,多出的半年,不是要修讀主修的電影課程,而是浸大必修的普通話課。嘉倩從二年級起都報讀普通話,惟一直搶不到名額,至四年級上學期終成功報讀,同時間卻心儀另一名客席講師的課程,考慮到工作量,決定退修普通話,「因為我讀電影,下學期要拍攝電影畢業作品,很多時間不在校」,故她一心計劃循另一途徑,應考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以該測試成績,達至浸大畢業的要求。
去年7月底她獲發成績,結果為66.6分「三級乙等」的及格水平,但與浸大要求的「三級甲等」相差3.4分,隨即向校方查詢可否酌情處理,至8月獲回覆不可以,並轉介她至語文中心。嘉倩那時候好徬徨和不開心,「從來無想過會不及格(浸大標準),本想暑假畢業後便找工作」,之後收到中心電話,着她報讀2017/18上學期的實用普通話班,最後她只好付4200元報讀。
遲畢業僅周六上課 無證書難找全職工作
雖然嘉倩只需於星期六上課3小時,星期一至五仍可上班,惟絕大部分理想工作均要求大學學歷,「基本上不會找到全職工作,雖然那些公司未必要求一定要一張畢業證書,但都要跟對方解釋,(自己)身分始終都是一個學生,不應該講大話,因此很卻步,無去找一些全職工作」。嘉倩只好繼續當補習等兼職。
認同普通話重要 質疑標準過高強制要求
浸大當年參考一份僱主報告,設立普通話要求,盼提升畢業生競爭力。嘉倩認同認識普通話是重要,因不少工作亦需使用,但認為浸大標準過高,「最重要是考日常溝通,而不是要成為普通話專才」,認為自己與內地和台灣朋友溝通沒有問題,又引述訓練教師的香港教育大學畢業生最低要求亦只是三級乙等。嘉倩認為,大學不是中小學,學生亦已是成年人,應有判斷力是否有需要學,而不是學校高壓地強制要求,加上浸大亦設必修的通識科,所剩學分已不足夠她修讀有興趣的英文課程。
浸大早前承諾成立兩個工作小組,討論應否有普通話畢業要求及無要求下如何得知學生能力,料6月有決定。對於浸大普通話要求未來發展,將於今個月正式畢業的嘉倩說,「也想師弟妹不受那麼多苦」。
浸大表示,學生入學時應已了解所有畢業要求,並自己安排在學期間完成,現時四年制課程共128學分,大部分設30學分為自由選修,2018/19年將增加至37個學分,認為已有足夠學分讓學生修讀有興趣科目。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0215/s00002/1518630758682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畢業要求隨上月學生抗議引發社會討論。浸大指10年來只有少於5人純粹因未符要求而延遲畢業,其中主修電影的張嘉倩就是其中一人,不能如期於去年底戴上四方帽,因不能獲畢業證明,無法找全職工作。她質疑浸大要求高於日常溝通,亦盼大學給予學生選擇的自由。
明報記者 劉家豪
四年級始搶到普通話課 考慮主修問題而退修
嘉倩原本讀4年便可畢業,最後卻讀了4年半,多出的半年,不是要修讀主修的電影課程,而是浸大必修的普通話課。嘉倩從二年級起都報讀普通話,惟一直搶不到名額,至四年級上學期終成功報讀,同時間卻心儀另一名客席講師的課程,考慮到工作量,決定退修普通話,「因為我讀電影,下學期要拍攝電影畢業作品,很多時間不在校」,故她一心計劃循另一途徑,應考國家語委普通話水平測試,以該測試成績,達至浸大畢業的要求。
去年7月底她獲發成績,結果為66.6分「三級乙等」的及格水平,但與浸大要求的「三級甲等」相差3.4分,隨即向校方查詢可否酌情處理,至8月獲回覆不可以,並轉介她至語文中心。嘉倩那時候好徬徨和不開心,「從來無想過會不及格(浸大標準),本想暑假畢業後便找工作」,之後收到中心電話,着她報讀2017/18上學期的實用普通話班,最後她只好付4200元報讀。
遲畢業僅周六上課 無證書難找全職工作
雖然嘉倩只需於星期六上課3小時,星期一至五仍可上班,惟絕大部分理想工作均要求大學學歷,「基本上不會找到全職工作,雖然那些公司未必要求一定要一張畢業證書,但都要跟對方解釋,(自己)身分始終都是一個學生,不應該講大話,因此很卻步,無去找一些全職工作」。嘉倩只好繼續當補習等兼職。
認同普通話重要 質疑標準過高強制要求
浸大當年參考一份僱主報告,設立普通話要求,盼提升畢業生競爭力。嘉倩認同認識普通話是重要,因不少工作亦需使用,但認為浸大標準過高,「最重要是考日常溝通,而不是要成為普通話專才」,認為自己與內地和台灣朋友溝通沒有問題,又引述訓練教師的香港教育大學畢業生最低要求亦只是三級乙等。嘉倩認為,大學不是中小學,學生亦已是成年人,應有判斷力是否有需要學,而不是學校高壓地強制要求,加上浸大亦設必修的通識科,所剩學分已不足夠她修讀有興趣的英文課程。
浸大早前承諾成立兩個工作小組,討論應否有普通話畢業要求及無要求下如何得知學生能力,料6月有決定。對於浸大普通話要求未來發展,將於今個月正式畢業的嘉倩說,「也想師弟妹不受那麼多苦」。
浸大表示,學生入學時應已了解所有畢業要求,並自己安排在學期間完成,現時四年制課程共128學分,大部分設30學分為自由選修,2018/19年將增加至37個學分,認為已有足夠學分讓學生修讀有興趣科目。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