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財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深圳2017年經濟數據挖掘:統計局真辛苦!
深圳2017年全年統計數據月報出來了。給一個網址,給那些從來不知道去統計局官網資料庫看數據的同學看看(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yb/201802/P020180209379298898300.pdf)。這份月報真是讓我不吐不快。

2017年深圳的GDP規模為22438億,對比2016年經過修訂後的GDP最終值20078億,原始增幅高達11.8%。這種增幅是非常可怕的,簡直讓人目瞪口呆,引起了筆者深挖一把的強烈慾望。

首先是工業部分。深圳宣稱自己的工業部門在2017年取得了長足進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加值的概念大致上就是稅前利潤)8088億,對比2016年的7191億,原始增幅高達12.5%,有力的支撐了深圳GDP的高速增長。有趣的是,深圳同時公布了23種主要工業品的產量數據,這裡全部列表如下:



深圳2017年主要工業品產量數據表(作者製表)

看清楚了沒有:23種工業品,其中15種產量下降,有13種工業產品的產量降幅超過10%,僅有8種產品的產量上升。15對8,產量下滑的產品種類佔比超過了65%!並且這些產量下降的產品,還並不是所謂的傻大黑粗型產業,基本上都是科技型電子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深圳的工業整體維持高速增長態勢,是不現實的,我們根本無從理解所謂的深圳的工業增加值12.5%的增幅的由來。

關鍵的是,在現實中我們都知道,華為將產能大規模的搬去了東莞,而中興搬去了河源,在深圳保留的僅僅只是研發基地和所謂的集團總部。與此同時,大量的與之相關的企業同樣也在搬離深圳。這種現實認知是與前面的三分之二的工業產品萎縮的數據相互印證的。

要理解為何在三分之二的工業門類萎縮的同時,深圳統計局竟然能算出12.5%的工業增加值增幅的原因,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GDP的計算上,中國是有漏洞可以鑽的,即按生產地算還是按總部註冊地算。工業企業的稅收其實基本上是屬地管理,因此相應的GDP的算法也應該按生產地算。天津濱海新區此前虛增GDP的辦法,就是無視屬地原則,將註冊在天津濱海新區的企業在外地的業績也計入了本地。天津政府在承認GDP虛增時的原話是:“在更改統計口徑(註冊改為在地)、擠掉水分後,濱海新區2016年的萬億地區生產總值調整為6654億。”

要在三分之二的工業門類萎縮的同時造出工業增加值繼續高速增長的數據,唯一的辦法,就是照搬天津的造假模式。然而,這種虛增本地GDP數據的做法並不能帶來財政收入的真正增長,因此,2017年來源於深圳轄區範圍內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24億(包含地方收入及上繳中央的收入),對比2016年的7901億,絕對值增幅也就是9.2%罷了,全口徑財政收入增幅顯著低於11.8%的GDP增幅。在全國範圍內強化稅收力度的大背景下,要說深圳政府在2017年率先啟動減稅工作,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在三分之二的工業門類萎縮的同時,深圳的金融行業在2017年同樣遭遇重創。由於越來越嚴厲的金融監管,以及成交日益慘淡的深交所創業板,深圳非銀行金融企業(即證券信託等金融企業)截至2017年底的存款規模13140億,較2016年底的14065億,還減少了7%。這當然表明資金正在撤出深圳的金融業。深圳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金融業的增加值3060億,較2016年的2877億,絕對值增幅僅6.4%,遠遠落後於11.8%的GDP絕對值增幅。可見,深圳官方已經承認2017年金融業拿不出檯面了。

房地產行業同樣慘淡。2017年深圳的一手住宅成交量為25820套,對比2016年的40448套,萎縮了36%。二手住宅方面同樣慘淡,成交量63484套,對比2016年的104251套,萎縮了39%。在這樣的背景下,深圳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房地產業增加值1882億,較2016年的1866億微增0.8%。當然,我們不知道地產市場都萎縮成了這樣,深圳的地產行業是如何實現的增加值微增長,不過好歹地產行業也成為了拖深圳經濟後腿的行業了。

此外必須說明的是,深圳的信息軟體產業總就業人數只有19萬左右,年GDP規模只有1500億左右,並不足以對這個總人口達到1253萬,總經濟規模超過2萬億的城市的經濟漲跌帶來什麼顯著影響。

無論如何,總結起來看的話,三分之二的工業部門產量萎縮,金融萎縮,地產萎縮,深圳可以拿得出手的三大行業統統萎縮,但深圳統計局依然能夠算出高達11.8%的GDP絕對值增幅。對此,筆者只能對深圳統計局的公務員群體致以“深深的敬意”!……

http://tw.aboluowang.com/2018/0224/1074763.html
Good0Bad1
2018/02/24, 12:44:54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