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30年大倒退(李柱銘)

近期,港鐵工程接二連三爆出醜聞,先是高鐵香港段自4月試運以來,問題不絕——隧道漏水、預製組件破損、石屎現裂痕、試車出軌等,上周又被揭發建造中的沙中綫紅磡站擴建工程,懷疑有鋼筋接駁位造假,導致支撐月台層的鋼筋拉力大減,影響車站結構的承重能力,嚴重可能全層倒塌。
面對港鐵工程頻頻出現安全失誤,特區政府非但未見積極回應,看來更不打算追究責任。上周五,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針對紅磡站的結構工程問題,既不會即時循刑事方向跟進,亦不答應會展開獨立調查,僅重申會要求港鐵提交報告,以及進行獨立負荷載重測試,藉此向公眾保證安全。
記得筆者在1985年剛擔任立法局議員時,就曾處理過一宗非常轟動的公屋危樓事件。當時,相繼有公屋被傳媒揭發外牆出現大裂痕,經房署調查後,於1985年11月公佈共有26座公屋需要清拆重建。
事件初揭發時,筆者在UMELCO(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辦事處)內會問時任律政司唐明治,有沒有人需要為這26座問題公屋負起刑事責任呢?他說:「沒有!」我又問:「那麼,民事責任呢?」他仍說:「沒有!」我再追問:「有官員要受到紀律處分嗎?」他還是說:「沒有!」筆者對此非常不滿,認為一定要追究到底,UMELCO便隨即成立了追究問題公屋法律責任小組,由我出任主席,研究事件,與律政署周旋。同時,還成立了其他小組,跟進不同範疇問題。
法律責任小組鍥而不捨的追查,終促使政府短時間內改變立場,而唐明治最終更稱一定有人要負責。在1985年12月18日的立法局會議,不少議員要求當局徹查事件,是否涉及貪污,並對有關建築商及官員採取法律行動或紀律處分。當時的港督尤德爵士在評估房署報告後,決定委派廉政公署跟進調查。最後,有多名承建商及公職人員被控貪污並罪成。
保皇黨明目張膽包庇政府
1985年立法局剛引入24位由間選產生的議員,其餘佔議會多數的議員均由港督所委任。可是,面對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大是大非,非官守議員均同一陣線,據理力爭,就算沒有運用當時新制訂的《立法局(權力及特權)條例》,也能促使政府全力追查,最終還市民一個公道。
事隔30多年,雖然立法會有半數議席經由地方直選產生,但在發揮議會監察力量來維護市民權益這方面,卻肯定大不如前。近年,特區政府多宗施政失誤,或是高官捲入醜聞,如梁振英UGL事件,保皇黨議員都設法為政府護航。而且,連一些非政治敏感的民生事件,如同屬「十大基建」的港珠澳大橋,興建以來問題多多,包括人工島飄移、填海地塌方、石屎化驗報告造假和東西人工島防波堤懷疑崩塌,以及2013年中啟用的啟德郵輪碼頭,大樓起初每逢大雨都會嚴重滲漏,及至近期傳媒仍發現多處地方有漏水問題,明顯管理不善。可惜,由於保皇黨議員明目張膽地包庇政府,事件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立法會如今在保皇黨主導下,監察權力盡失,可謂形同虛設。今次紅磡站工程造假事件,性質與當年26座公屋危樓事件極為相似,至於現屆立法會又能否如1985年的立法局般,致力捍衞市民權益呢?我們拭目以待!

李柱銘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606/20412819
Good0Bad6
2018/06/06, 8:17:30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