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先搞好基建民生論」的破產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0821/20480954

「先搞好基建民生論」的破產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林鄭月娥接任特首之後,施政的一個主要策略就是盡量把一些具爭議的、短期內難以有效處理的政治議題先掃入地毯底,希望先在一些民生及經濟發展的問題上搞出成績。如果政府能夠建立較高的威信,再去處理一些較棘手的的政治問題也會比較容易。

政府要迴避政治,主力促經濟、搞基建、搞好多條鐵路的建設,正是這一種意念的體現。但越來越明顯,這個如意算盤完全打不響。就算是在以為只涉及基建民生的事務上,政府縱有《基本法》所賦予的所謂強勢管治地位,特首又有其超然身份,但整個政府運作起來,總是捉襟見肘。撲火成為了施政的日常,而所謂有為的施政又總是那麼虛無縹緲。

近期接連被揭發沙中綫工程的種種問題,正好說明這一種所謂「避免政治化,先搞好民生基建」的說法是多麼一廂情願及虛妄。鐵路發展項目涉及多方面的利益,也是整個社會發展路向中一個主戰場,本身便十分政治。

爭議過後雖然陸續上馬,但建造過程中一再超支,嚴重偏離原本的預算,這足以引起大部份市民的質疑及強烈不滿。很多人都會視之為政治上不平等、議會制度的不平衡及政府政策傾斜的結果,令部份既得利益階層有機會巧取豪奪,予取予攜。這一局面,只會增加香港人對政治制度的不滿,政改的訴求不但不會降低,還會繼續升溫。



立法會監察功能失效

由政府及建制派操控的立法會無論如何保駕護航,納稅人的錢可以繼續亂花,但越養越肥的港鐵,就已經明顯變成一個越來越難以駕馭的獨立王國。在沙中綫一連串醜聞中,港鐵管理層固然難辭其咎,政府在港鐵董事局中的成員對此也顯然是無法阻止及避免,政府的相關部門一直被蒙在鼓裏。這除了反映多年來建立的那一套有效機構管治似有逐步崩潰之勢外,也是「先搞好基建民生論」的破產。

立法會作為香港憲政架構上的民意及監察機關,越來越沒有能力對政府及相關的公共機構作有實質意義的監察。一旦有問題的苗頭出現,就連設立個委員會,運用立法會議員的權力去進行調查,也受到議會內佔主導的建制陣營一再阻撓。

到了今天要收拾殘局了,無論那些建制派的議員如何整色整水表示關注,口頭強硬說要追究到底,但為何從一開始便不能作出有效的監察及調查?為何要在問題還未充份曝光,後果還不致如此嚴重之前便得以遏止?

不要忘記,正是這一批建制派議員在面對民主派提出要調查的時候,一再指摘那些民主派議員是搞事、是小題大做、是泛政治化。
說到底,這還不是那些建制派議員處處只知袒護政府、只向西環交心、只捍衞既得利益,而不重視自己應有的角色、不重視首先應向市民交代而造成的。

出現那些問題,固然可以說是有人或有機構攬權自重、敷衍塞責的結果。但造成這個結果,先有制度不健全這個因。現在出問題的不只是其中一個站,而是涉及沙中綫多個站;出問題的也似不只是沙中綫,就算是耗資千億,全球最貴的高鐵,似乎也有不少問題要解決,也不知還有幾多問題還未曝光。也不只是沙中綫或高鐵,西九文化區的博物館建設,政府還不是不認不認還需認,最終要用到終止原來承建商的合約這一招來止血。

這一連串事件,表明無論政府如何一廂情願,以為可以先迴避政治爭議,先把基建及民生項目搞好,然後為政府重新建立其威信,但在不合理的體制之下,往往都只會是事倍而功不及半。

現在出問題的,不單是政府的有效管治及重建威信的意圖難致其功,就連經過多年來建立起來的公共管治及機構管治都有全線崩潰的勢頭。北京當局及特區政府如果繼續掩耳盜鈴,不肯面對香港在制度設計上的偏差,香港政府說要提升民望就只會如緣木求魚,說要達致香港社會的善治也只會越行越遠。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下一則
下一則
兩大經濟震央有緩和難樂觀 (盧峯)
Good0Bad0
2018/08/21, 2:58:06 下午
本貼文共有 1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12019/02/06, 4:30:15 下午
引用快速引用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